
二極管激光發射的是輻射光,具有很高的電-光效能 (50%) , 只需標準電流輸出便可達到臨床所需的能量水平。二極管激光裝置由n-型和p-型半導體聯接而成, 其激光工作物質為固體狀態的砷化鎵鋁(GaAlAs),所發出的光具有相干性和單色性,但相對其它激光而言較分散,其波長為 780nm~850nm。臨床上常用的是810nm波長,是一種近紅外光,此波長的輻射光很容易被眼部的介質所傳導 。二極管激光器結構簡單 ,價格便宜 ,體積小 ,便于攜帶,只需標準電流輸出,空氣冷卻,不需要外循環冷卻系統。其臨床應用廣泛,不僅可用于青光眼治療,還可用于視網膜脈絡膜疾病。無論是經瞳孔 ,經鞏膜 或經眼內作視網膜,脈絡膜,睫狀體光凝術,或是作激光虹膜切除術,激光小梁成型術,小梁切除術聯合絲裂霉素術后激光縫線松解術 等,均顯示出可喜的效果。
青光眼手術的臨床應用
睫狀體光凝術(Cyclophotocoagulation)
經鞏膜作睫狀體光凝術(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 ,TSCPC)
二極管激光有關光學特點及生物學效應
TSCPC的應用有賴于該光波通過鞏膜的強穿透力及睫狀體色素組織的高吸收率。二極管激光波長為780nm~850nm,屬近紅外光.其鞏膜穿透力強 (35%),僅次于1064nm波長的Nd:YAG激光 (1.0:1.5) ,而幾乎不被鞏膜吸收 (6%) 。在接觸鞏膜時,其鞏膜穿透力增加 100% ,而Nd:YAG激光只增加50%。二極管激光傳導時呈正向窄角分布,它的色素吸收率為1064nm波長的3倍。這些特點使之成為睫狀體光凝術的選擇之一,接觸法比非接觸法效果更佳.二極管激光對睫狀體的作用表現為一種熱效應。兔眼及人眼的實驗室研究顯示經鞏膜光凝后,放大鏡下肉眼可見睫狀突均勻變白,皺縮及色素彌散;組織學檢查發現色素性睫狀上皮,非色素性睫狀上皮以及基質層的凝固性壞死及上皮細胞破壞,伴睫狀上皮與基質層的分離。接觸法與非接觸法相比,接觸法的熱損傷作用更明顯,損傷部位更深。
二極管激光與Nd:YAG激光相比,多數作者發現兩者的組織學改變相似,只是二極管激光所用的能量閾值較低,認為與二極管激光色素吸收率較高有關 。也有發現兩種激光對組織損傷的范圍有所不同。Simmons等和Monsour等發現二極管激光可使基質層(包括睫狀體血管)及睫狀肌發生凝固性壞死,而Nd:YAG激光只有睫狀上皮的凝固性壞死和破壞,很少有睫狀肌的反應。在相同能量水平下,二極管激光組97%可見睫狀體光凝反應,而Nd:YAG激光組只有78%有反應。光凝斑形狀及大小稍有不同。